在彩云之南的西邊,有一片充滿魅力的土地——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這里不僅有綺麗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更有令人垂涎三尺的特色美食。德宏美食以其鮮、香、酸、甜、苦、辣的獨特風味聞名遐邇。這些美食不僅色美味美,更蘊含著豐富的廉潔文化。
鮮。過手米線,是阿昌族美食。制作時,各種食材精細準備,新鮮瘦肉剁成末,香料切碎,嚴謹細致的每一步都與廉潔文化中的“慎微”不謀而合。食用過手米線時,需先取一團米線置于手心,再放上精心調(diào)配的餡料,餡料的搭配要不多不少,與米線的量維持平衡。這獨特的吃法猶如我們匆匆而行的人生路,每走一步都需要謹慎把握,不偏不倚,方能品嘗到其中的美妙滋味。
香。香茅草排骨,是德宏傣味里的一顆璀璨明珠。將肉質(zhì)緊實的豬肋排用香茅草捆綁,在油鍋里慢慢烹炸。烹飪過程中,沒有多余的調(diào)料堆砌,僅用鹽巴腌制,純天然的香茅草清香沁入肉里,成就這道美味。香茅草在整個過程里如同底線的守護者,它約束著鮮肉,使其在火和油的考驗下不失本味,正如廉潔的品質(zhì)約束著人們,在各種誘惑面前堅守初心,保持自身的純凈與正直。
苦。撒撇,一道極具特色的佳肴。撒撇的制作工序復雜,其中牛苦腸水是關(guān)鍵調(diào)料,它帶來獨特的苦味,卻又與其他食材搭配得恰到好處。品嘗撒撇時,將主食米線或配菜放入苦水肉末中蘸一蘸送入口中,先苦后甜的奇妙滋味,往往讓食客先齜牙皺眉再眉頭舒展、食指大動。面對誘惑時,我們要堅守底線,拒絕一時的享樂之“甜”,甘愿承受堅守原則的“苦”。這份對原則的堅守,將最終收獲內(nèi)心的寧靜與坦然,迎來人生真正的“甜”。
酸。德昂族酸茶,制作過程漫長而復雜,需要經(jīng)過采摘、殺青、發(fā)酵等多個步驟。德昂族人民將茶葉放在竹筒中發(fā)酵,讓茶葉在時間的沉淀中散發(fā)出獨特的酸香。每一個步驟都需耐心等待,不能急于求成。廉潔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正如酸茶的制作過程,需要長期的堅守與積累,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難或誘惑而放棄廉潔的信念,要耐住寂寞,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讓廉潔的品質(zhì)在歲月的沉淀中愈發(fā)醇厚。
品美食,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心靈的滋養(yǎng)。身處節(jié)奏快如斯的時代,不妨靜下心來,一起去感悟其中的廉潔真味。(余雪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