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領航三曼強,紀委護航不走樣。孔雀開屏二維碼,掃出鄉村振興新氣象。”近日,在省紀委監委舉辦的第二十期文明講堂西雙版納主題展演中,小品《“三曼”花開》描繪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新畫卷,這不僅是藝術的呈現,更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紀檢監察機關護航旅居產業發展的真實寫照。
隨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西雙版納憑借得天獨厚的雨林生態與多元民族文化,正成為全國旅居客“向往的生活”目的地。“旅居熱”給西雙版納經濟發展帶來紅利的同時,大量游客的涌入,也考驗著這里的服務保障水平。西雙版納州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能定位,時刻將群眾的關心關注放在心上,將監督“觸角”延伸至旅居產業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以“監督+服務”雙輪驅動,持續注入“廉動力”,把“流量”轉為“留量”,推動旅居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景洪市曼空岱村,村民玉么的“西麗罕小院”見證了監督護航下的產業轉型:“自從開了這個小院,我們家收入比原來單一的割橡膠翻了好幾番。”2023年,在各級部門的聯動推動下,曼嘎儉村3個村民小組組成“三曼鄉村旅游綜合體”,打造了一批獨具特色的文旅項目,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到文旅融合的華麗轉身。
“項目資金如何使用?村集體投資收益如何保障?”西雙版納州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旅居產業項目多、資金量大、廉政風險高的特點,全州紀檢監察機關聚焦重點領域開展精準監督,壓緊壓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和相關職能部門監管責任,深挖細查鄉村文旅項目建設進展緩慢、資金撥付不及時等背后的腐敗和作風問題。
“潺潺的溪流、望天高的大樹、天然的蔓藤秋千、神奇的絞殺榕景觀……”距離景洪市30多公里外的基諾山鄉,近兩年興起了雨林徒步熱潮。景洪市紀委監委找準監督切口,吹響群眾家門口的“監督哨”,細化監督舉措,圍繞生態雨林康養、文旅新產品新業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旅游品牌等重點工程,與文旅、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建立健全信息互通、會商等工作聯動機制,為加快打造“旅居西雙版納”品牌營造良好環境。通過“雨林徒步+民俗互動”等項目,讓游客可以在專業向導帶領下,學習辨認各類珍稀植物,了解其藥用價值和其他用途,途中還能體驗傳統民俗游戲,于自然與人文交融中,收獲獨一無二的旅居記憶。
南糯山萬畝古茶園與哈尼族風情相融,推出“茶+研學”“茶+民宿”項目,游客可親手采制普洱茶,入住茶園民宿,感受“茶林里長出的村寨”獨特韻味。勐海縣紀委監委將監督“探頭”向基層延伸,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常態化監督,定期開展現場走訪,在推進民宿建設過程中嚴格落實規劃管控,在民宿整體規劃提升過程中最大限度保持原鄉原貌,為民宿發展提供優質環境,也為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你們覺得景區各項服務怎么樣?有沒有不滿意的地方?”在勐臘縣望天樹景區,該縣紀委監委監督檢查組向游客了解景區設施建設、服務保障等方面情況。
“我們將監督融入日常、整改落到實處,才能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針對景區路線設置、收費公開、導游培訓等方面,勐臘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派駐機構“駐”的優勢,通過列席會議、談話提醒等方式,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落實旅游行業監管責任,提升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水平。
為營造安全健康、文明有序的旅游市場環境,西雙版納州紀檢監察機關督促各級文旅部門開展文旅市場秩序專項整治、無證無照經營查處、旅游服務創優提質等專項行動,聚焦交通秩序、環境衛生、社會治安、旅行社經營、餐飲住宿行業等重點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經營行為,持續凈化文旅市場環境。
從雨林秘境到城市街巷,從市場秩序到公共服務,西雙版納州紀委監委正以監督之力守護“旅居西雙版納”的金字招牌,讓到這里的每一位旅居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周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