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深處,在夏夜的月光里,滿頭白發的爺爺手中蒲扇輕搖,帶起稀碎的風,也搖落了那些浸潤著硝煙與熱血的抗戰往事。作為經歷過烽火歲月的老兵、默默奉獻直至光榮退休的黨員干部,爺爺在我心里,就像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會我忠誠、無私、正直。
“做人吶,就得像咱家后院那棵金桔樹,穩穩扎根,挺直脊梁。不僅要掛滿果實,也要像它一樣為人民服務。”爺爺布滿老繭的手總愛指著廚房旁那棵筆直的金桔樹。金色的果實沉甸甸地壓彎了枝頭,在陽光下折射出琥珀般的光澤。年幼的我不懂“為人民服務”的含義,卻將金桔樹四季更迭的模樣刻在心底:春日嫩芽破土,帶著初生的倔強在風里舒展;盛夏枝葉如傘,為乘涼的人們撐起一片蔭涼;深秋碩果累累,甜香飄滿整個院落;寒冬葉落枝枯,它仍以嶙峋枝干對抗凜冽北風,像極了爺爺挺直的脊梁。
在爺爺剛正品格的浸潤下,正直的種子在我心中悄然生長。踏入大學校園,懷著對黨的崇敬與“為人民服務”的向往,我鄭重遞交入黨申請書,從入黨積極分子到預備黨員,每一步成長都伴隨著對初心的堅守。畢業時,我放棄繁華都市的工作,毅然回到家鄉投身基層,在田間地頭踐行爺爺的教誨。
半年前,我從副鄉長轉任鄉鎮紀委書記。身份的轉變如同一場淬煉:擔任副鄉長時,我穿梭于村寨間,學會了如何與群眾溝通,在解決民生難題中錘煉務實作風;成為紀委書記后,我手持紀律戒尺,以嚴謹態度守護公平正義。但無論崗位如何變換,爺爺那句“正直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事的底線”始終縈繞耳畔。每當面對復雜局面,他堅定的眼神就會浮現在我眼前,為我撥開迷霧。
撫摸著手中的“紀檢監察工作證”,金屬的涼意傳遞著沉甸甸的責任。這不僅是組織賦予的使命,更是跨代際精神的傳承。在紀檢監察之路上,或許會面臨更多的誘惑與挑戰,但正因有著金桔樹般的家風滋養,讓我有勇氣直面。我愿以正直為筆、以擔當為墨,在守護公平正義的征程上,續寫無愧于人民、無愧于信仰的篇章。(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