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午后,微風拂過,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觀瀾街道陸迎村村干部李某邊在村務公開欄張貼整改情況公示,邊對圍觀的群眾解釋:“經過街道紀工委督促整改,我們村老年協會收取的市場承包租金,已經全部退回村集體賬戶了。”
此前,蒙自市委巡察組在同類村巡察期間發現部分村存在老年協會收取村集體資金的問題。
“我們對三個鄉鎮(街道)的19個村(社區)開展巡察,發現陸迎村集鎮市場攤位費、租金等均由村老年協會發包,租金收取后并沒有入村集體賬戶,而是直接入了老年協會,用于協會日常開支。”市委巡察組相關負責人說,發現問題后,巡察組提出巡察整改意見。
該街道紀工委立即對所屬的7個行政村開展全面排摸,通過村級自查、紀工委督查的方式,發現并督促整改老年協會違規管理村級資產資源問題9個。同時,該市巡察機構發出巡察建議,督促市民政局對全市老年協會管理開展專項整治和清理,從面上徹底整改問題。
近年來,該市構建了以常規巡察為主,鄉村一體巡、直接巡村為輔,巡單位帶巡村、同類村專項巡為補充的“1+N”多元巡察方式,“因村施策、分類施巡”的對村巡察模式,給村莊里巷“裝上探頭”,大大提升了巡察監督質效。
為讓對村巡察更精準,蒙自市制定村(社區)分類巡察監督實施辦法,將全市109個村(社區)依據村(社)情復雜、資源豐富、發展程度等村情進行細致研判,分成三個類別因村施策。“城郊村、城中村區位優勢明顯、資源豐富、集體資金量大、信訪問題集中,在第七輪巡察中,我們把6個城中村、城郊接合部村黨總支作為巡察對象開展同類村專項巡察,共發現問題144個,移送問題線索2條。”市委巡察辦負責人介紹,在發現個性問題后,同步在同類村中開展排查,更精準地幫助發現并推動解決了共性問題,提升了巡察質效。
此外,運用“巡察+村務監督”方式,將全市基層經驗豐富的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村黨總支委員,回避交叉安排到村級巡察中。探索“巡察+職能”巡察方式,聚焦村級事務中問題矛盾突出的領域,將國土、發改、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等職能部門中的業務能手納入巡察人才庫參與對村巡察,既以上看下發現村級落實部門惠民政策存在的問題,又以下看上從村級反映的問題困難查找部門統籌推動、業務指導等方面的“梗阻”。
對村巡察發現的大多數問題表現在村,責任落實卻在鄉鎮和各職能部門,該市通過“雙反饋”“雙整改”“雙評估”“三雙”整改落實和共性問題通報機制,推動聯動整改。屬于鄉鎮(街道)的問題,鄉鎮(街道)主動認領;屬于村(社區)的問題,鄉鎮(街道)也要督促整改落實。針對各行業各領域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巡察整改通知書、巡察整改建議書60份,推動解決了鄉村醫生補貼、農村公益性崗位監管、惠民獎補政策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邊巡邊改、立行立改群眾身邊民生問題139個。
“做好對村巡察工作事關群眾切身利益、關系鄉村振興成色。我們將堅持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對村巡察的重點,推動對村巡察工作走深走實,持續深化基層監督質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市委巡察辦負責人表示。(徐雪 張燕 羅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