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馬鈴薯播種的季節。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六哨鄉紀委工作人員來到板橋村田地里走訪,只見松軟的土地被規整成一排排整齊的田壟,村民們手持馬鈴薯種苗,逐一放入土地,有條不紊地進行蓋土、施肥。
“我們現在種植的是‘云薯116’種苗,這是2024年推廣的新品種,產量很不錯,今年我們打算接著種。”聊起馬鈴薯的品種,種植戶打開了話匣子。
一直以來,尋甸縣六哨鄉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將馬鈴薯種植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條馬鈴薯種植特色產業振興之路。2024年,全鄉種植面積13萬畝,產量31.2萬噸,產值2.8億,以“薯”光照亮了群眾的致富路。
“試種前是否開展了技術培訓?目前還存在哪些困難?”鄉紀委工作人員一邊查看馬鈴薯種苗,一邊與農戶閑聊。
“開展過2期馬鈴薯種植技術培訓,嚴格按照專家教的技巧試種新品種后,產量確實提高了不少。”談起馬鈴薯種植,農戶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近年來,尋甸縣紀委監委把鄉村振興特色產業作為監督重點,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通過“室組地”聯動、“組地”聯動的方式,有效整合辦案力量。在縣紀委監委的統籌下,駐縣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與鄉鎮(街道)紀委(紀工委)通力協作,一方面督促縣農業農村局做好產業規劃和技術指導;另一方面,定期實地監督檢查產業發展情況,從“單一作戰”轉向“集群作戰”。
“這兩年干旱發生的頻率和持續時間進一步增加,對馬鈴薯的產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此前,六哨鄉紀委工作人員在鄉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了解馬鈴薯種植情況時,鄉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說道。
對此,鄉紀委聯動駐縣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將問題反饋至縣農業農村局并督促研究解決。多方協調下,共爭取193萬余元,實施河邊水庫引水灌溉項目建設,保障馬鈴薯灌溉用水,為全鄉馬鈴薯產業發展進一步夯實基礎。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鄉紀委對施工進度、資金使用開展全方位、全過程監督,深入施工現場,通過實地查看、個別談話等方式,詳細了解工程實際進度。同時,嚴格審查資金流向,仔細核對每一筆賬目,嚴防出現資金挪用、截留等違規違紀行為,為項目的順利竣工筑牢堅實的紀律防線。
“灌溉問題解決后,馬鈴薯產量有了保障,這下我們再也不用擔心收成欠佳了。”隨著品種改良和品牌化建設穩步推進,六哨鄉的馬鈴薯市場銷路愈發廣闊。
如今,尋甸縣六哨鄉的馬鈴薯種植已形成規模,農戶們在土地上揮灑汗水,播撒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期盼著幾個月后的好收成。伴著村民的談笑聲,鄉紀委工作人員朝著下一個村子走去。(盧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