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你看下,水通了沒有?”
“通了,通了!”我打開連接到院子里的水龍頭,看著清澈的自來水嘩嘩地從不銹鋼水管里流出來,心里樂開了花。
我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雨露鄉補路沖小組的張正勤。“通管不通水”這句話曾是村里的笑談,也是我們心中的痛。
兩年前,施工隊就在我們村里鋪上了自來水管道,家家戶戶都裝了水管、水表。看著嶄新的管道通向每家每戶,我們滿心歡喜,以為很快就可以用上干凈的自來水了。可誰承想,幾個月過去了,也沒有動靜。水龍頭擰開,除了“吱吱”的排氣聲,一滴水都沒有!
多年來,飲水問題是我們村的困擾之一,遇到天干水量減小,飲水就有些困難。眼看自來水又“黃”了,可把我們愁壞了。為這事,我們多次反映無果。雖然著急,但又無可奈何。
去年,我們聽說縣上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就把通管不通水的問題反映了上去。南華縣紀委監委很快就派人下來走訪調查。后來我聽說,不僅是我們村,后甸村委會花樹大村、松樹地、耐橋村民小組也存在通管不通水的問題。
縣紀委監委走訪的工作人員和我們說,將把相關問題反饋給縣水務局,爭取讓我們早日用上放心水。
沒過多久,自來水工程重新啟動了,施工隊也進駐到了村里。我們也積極協助施工隊安裝入戶管網。
兩個月后,清澈的自來水流進了家家戶戶。看著水龍頭里嘩嘩流出的自來水,我們心里別提多痛快了!
如今,村里的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污水橫流,現在污水都從管里走,路上干干凈凈的,也聞不到臭味了,坑坑洼洼的泥巴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晚上出門再也不用打手電筒了。村里還建起了文化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老人孩子有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我們鄉的“風華雨露”景區還成了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我們堅信,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幸福。(整理 夏麗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