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畔的臨滄,高山縱谷、江河交織,因地處北回歸線黃金緯度,屬低緯高原山地,立體多樣的氣候環境,也造就了“一山不同天,十里不同農”的高原特色農業體系,高山云霧中的古茶、中草藥、向陽山坡上的堅果,干熱河谷的水果,創造著橫斷山脈褶皺深處極富生命力的農業敘事。
為護航高原特色農業健康發展,近年來,臨滄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清廉云南建設,將鄉村振興領域作為專項監督的重點,細化“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清單,深化“巡派”同向聯動,通過“市縣鄉村”四級聯動體系構筑監督網,將監督觸角延伸至基層監督的“最后一公里”。
立體農耕的敘事篇章里,紀律的刻度嵌入阡陌,監督為筆,執紀點墨,“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小堅果做出大文章”的愿景正在實現。
月亮才從晨霧中隱過身去,朝霞便吐露在天際。鎮康縣馬鞍山茶園里,李德華背著一筐茶穿過茶林,他要趕在早飯前將今天的新葉采回去晾曬。在拿到有機認證后,他的茶廠生意更好,他也更忙了……
然而,在有機認證的政策執行初期,和大多數茶廠老板一樣,李德華對這事并不“感冒”。鎮康縣紀委監委在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式”監督過程中,工作人員在與李德華交流后了解到了這一情況。
“有機認證是提升茶葉知名度,拓寬增收途徑的好事,怎么會難以推廣呢?”帶著這一疑問,工作組逐個登門拜訪本地茶企、茶廠。
通過走訪了解,工作組發現在有機認證過程中存在流程繁瑣、技術指導缺失、宣傳宣講不到位等問題,不少符合條件的茶企、茶廠不明就里、望而卻步。隨后,縣紀委監委向該縣農業農村局發出問題督辦清單。
“農產品有機認證過程涉及多個部門,為了讓工作形成合力機制,我們與相關部門一道推動建立了農業農村局嚴控農藥源頭、產業發展中心全程技術指導、檢驗檢測所隨機抽檢、市場監管局追溯流通環節的‘四檢聯動’質量管控體系。”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認證審批流程得到大幅簡化。
“有機認證辦下來后,我的茶葉身價漲了三成,今年的茶葉提前一個月就預定一空了。”每每提到這事,李德華都很高興。
日頭正盛,鳳慶縣洛黨鎮岳舞村中草藥產業基地里,人們顧不得乘涼,正拉著水管澆水灌溉。這片土地上,種藥人以四時之序分塊種植著數百畝的中草藥,如龍膽草、滇黃精、白芨、板藍根……
“中草藥種植用水量大,以前全靠人挑肩抗,很辛苦,中草藥產量也不高,現在水、電、路都通了,方便多了。”鳳慶縣森源原藥百草園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正平向前來回訪的縣紀委監委干部介紹。
圖為鳳慶縣紀委監委干部到森源原藥百草園專業合作社中草藥種植基地查看產業發展情況。(施建琴 攝)
中草藥種植是鳳慶縣近年來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的一個縮影。為破除產業發展中的“腸梗阻”問題,該縣紀委監委緊盯產業項目實施、培育支持、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開展監督。針對合作社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縣鄉村聯動監督效能,在深入田間地頭了解基礎設施情況,跟進項目資金申報、撥付過程中,三級監督力量一體協調,上下協作,合力推動項目資金落實落地。
目前,該產業基地的100萬元項目補助資金已到位,并架設電力線1000米、建成蓄水池124立方米、鋪設輸水管線1033米。
望著漫過山隘的綠意,張正平滿臉笑容,與前來回訪的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算起了經濟賬,“如今種藥更省力,效率提高,產出也高,去年我們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多元。”
近年來,臨滄市紀委監委將監督推動特色農業發展作為護航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一招,充分整合“室組地”監督力量,在全市范圍內將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相結合,圍繞項目審批、農資供應、農技培訓、產業獎補、配套設施等關鍵環節開展對村巡察,并發揮派駐機構監督“探頭”作用,督促財政、農業、水利等職能部門守好“責任田”。
該市紀委監委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圍繞農業科技應用能力、產品質量效益等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緊盯送技下鄉、科技助農等重要環節,強化日常監督,形成“發現問題——交辦問題——整改反饋”的工作閉環,推動職能部門加大對農業產業技術的支持力度。
“品質好、有口碑的農產品出得來是特色農業走向更遠的第一步,聚焦產業發展新要求,我們著力監督推動科技與產業發展良性互動、有效對接。”市紀委監委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為讓監督更加精準有效,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直插一線,開展走訪調研,了解產業生產管護情況,摸排種植戶技術短板和需求,將監督觸角延伸至田間地頭。
“今年芒果總體長得較好,果大,表皮沒有角斑,到6、7月份成熟應該會很漂亮。”在永德縣永康鎮勐底村,農技人員一邊扒開芒果上的套袋觀察,一邊跟農戶交談。
就在去年,芒果園里還是另一番光景,由于缺乏技術指導和科學養護,大部分芒果個頭小,賣相也不太好,臨近成熟時,不少芒果果皮開裂,爛在樹上。
正在該村開展提級巡察的市委第四巡察組接到了果農反映,經過實地調研后,將“農技對接不到位”納入了問題清單,及時督促職能部門協調農技專家,深入果園對芒果病蟲害防治、嫁接改良等技術進行指導培訓。
圖為永德縣永康鎮勐底村芒果園的豐收景象。(劉發聰 攝)
“經過專家們指導培訓,我們對肥料怎么配比、疏果怎么疏都更有譜了,現在果子品質明顯改善了。”農場中正在施肥的老羅介紹道。
在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多點開花的監督推動下,農技推廣培訓的場景在全市各地隨處可見,在臨翔區邦谷村能見到無人機“飛防”技術推廣,在永德大雪山鄉能上到掃碼取水技術培訓課,永康芒果種植區有無人機噴灑農藥實訓講解,茶山上無人機運輸、基地智能監測管理等技術也在逐步推行中。
……
“農業既是農戶的‘飯碗’,也是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臨滄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盯緊特色農業結構優化、農業發展提質增效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扛牢壓實監督責任,確?;蒉r利好政策落實到位,護航種、產、銷全鏈條通暢。(郭關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