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億龍福地天成商業街小區的住戶陳紅菊。
擰開水龍頭,看著清澈的自來水沖進洗菜盆,我忍不住用手接了一捧,涼絲絲的水從指縫間流過,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踏實。可在2個月前,因為小區停水,我們連洗臉都要“精打細算”。
今年2月初,物業公司突然撤出小區,連個交接的人都沒留。沒過兩天,小區主管網“砰”的一聲爆了,水表井里積了半米深的泥水,整個小區徹底停了水。我們200多戶居民急得直跳腳:年輕人拎著水桶去隔壁小區“借水”,老年人顫巍巍地爬樓梯提水。最頭疼的是做飯——一盆水先淘米洗菜、再洗碗,最后留著沖廁所,用完了還得摸黑去抬水。那幾天,家里陽臺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桶和盆。
“大娘,聽說咱們小區停水好幾天了?”2月17日中午,兩個人敲開了我家門。原來是縣紀委監委的干部在“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問題大排查”中聽說了我們的困難,特意來走訪。我拉著他們到廚房,指著干巴巴的水龍頭給他們講了這段時間沒水用的情況。
沒想到第二天,縣住建局、自來水公司、社區的人全來了,棟川鎮紀委的干部在旁拿著本子記錄。
2月19日一大早,我就聽見樓下“叮叮當當”的施工聲。趴在窗邊一看,七八個工人正沿著小區圍墻鋪臨時水管,幾名工作人員在現場盯著進度。到了中午,物業辦公室門口貼出告示:自來水公司從市政供水管網鋪設供水管道至小區固定位置供小區臨時使用。我趕緊提著小水桶下樓,發現接水點不僅有專人維持秩序,搭了遮陽棚,還在地上鋪了防滑墊。
3月6日早上,我在廚房煮面條時突然聽見“咕嚕”一聲——水龍頭出水了!我愣了幾秒,趕緊跑下樓,發現小區廣場擠滿了人。業委會老張舉著喇叭喊:“修好了,水費問題也解決了!”后來才聽說是縣紀委監委督促縣住建局約談了開發商和物業,才使問題得以解決。
如今走進我們小區,一眼就能看到新變化:物業辦公室換上了“紅色物業”的牌子,業委會有了專門的“監督員”,樓道里貼著《物業退出管理流程圖》。上周社區還開了培訓會,教我們怎么查公共維修資金。
昨天傍晚,我和幾個老姐妹在新修的主管水井旁跳舞,看見上次來走訪的兩名縣紀委監委干部拿著本子,在和業委會主任老陳邊聊邊記著什么。后面聽老陳說,他們是來回訪了解相關情況的。
回家路上,我特意繞到水表井看了一眼——新換的管道锃亮,井蓋邊還墊了防漏膠圈。擰開單元樓下的消防栓,清亮的水“唰”地沖出來。這水啊,流進鍋里是飯香,淌過手心是溫暖,照進心里是亮堂!(整理:馬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