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小果子”鼓起“錢袋子” 西盟縣監督護航產業“廉”續增收

發布時間:2025-05-26 17:13:09   來源:普洱市紀委監委

時下,正值燈籠果收獲的季節。在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勐梭鎮勐梭村燈籠果種植田里,一顆顆黃燦燦的燈籠果藏在果蔓里,散發著濃濃果香。村民們提著桶在地里采摘燈籠果,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巖大哥,今年燈籠果的產量好不好?”“平時有沒有技術人員來指導?收購的價格怎么樣?”

“今年是我種植燈籠果的第二年,去年我賣了3.5萬元,今年我又種植了20余畝,在收益方面有增無減,大家都更有干勁了。”面對來走訪的西盟縣紀檢監察干部,勐梭村一村民回答道。

 

 

近年來,西盟縣立足資源優勢,積極探索農業產業多元化發展新途徑,在勐梭鎮推廣燈籠果種植,把產業發展落實到促農增收上,以產業興旺“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該縣紀委監委把監督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納入重點監督清單,強化“室組地”聯動監督,緊盯產業發展關鍵環節,通過強化一線監督,詳細了解惠農政策落實、職能部門保障推動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具體情況,著力發現和推動解決困擾、制約特色產業發展的堵點難點問題,從種植到銷售、從政策措施落實到資金使用全方位護航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特色產業發展項目多、資金多、受益面廣,容易滋生‘蠅貪蟻腐’。”該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介紹,該縣紀委監委圍繞特色產業發展中的人、財、物、權等重點環節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收集落實惠農政策不到位、侵害群眾利益等問題線索,著力整治套取、截留、挪用惠農補貼資金等問題,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在此基礎上,該縣紀委監委緊盯特色產業發展過程中職能部門履職、干部紀律作風、政策落實等方面,積極拓寬監督渠道,統籌用好縣鄉村三級監督力量,依托來信、來訪、電話及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監督平臺,嚴查細糾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對發現的不作為、亂作為、失職失責等問題嚴肅查處,督促職能部門積極履職盡責。

該縣紀委監委將持續圍繞群眾需求,堅持特色產業發展到哪里,監督保障就跟進到哪里,讓“廉潔引擎”持續賦能產業振興,為特色產業穩健發展筑牢根基,既助力產業興旺,更讓群眾滿意。(劉奕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