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蘭仗,是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那哈鄉珠街村阿那組的村民。
進入5月,雨水逐漸多了起來。站在新修好的擋墻前時,我伸手摸了摸那粗糙的石墻面,冰涼堅硬的觸感讓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這顆懸了五年的心終于放下了。
2018年之前的阿那組,因地處地質滑坡點,鄉黨委政府對74戶農戶進行整體搬遷。我們對新搬遷點充滿期待,把攢了多年的“老底”都拿了出來,高高興興籌備新建家園的錢。可是,聽說組長在收取村民基礎設施項目資金后,這筆資金去向不明,導致關乎安全的擋墻工程拖延未建。
這一拖就是五年啊。每年雨季,山上的泥水嘩嘩往下沖,我們夜里睡覺都不敢睡得太沉。我家就在最靠近山坡的位置,每次下雨,老伴都要起來看好幾次。
“錢都交了好幾年了,擋墻怎么還不修?”因為修建擋墻的事,我們沒少去找小組長,可他總是支支吾吾,用各種理由搪塞。直到去年,鄉里來了巡察組的同志們,村長說他們是專門來了解、發現群眾身邊的問題,這事兒才有了眉目。
沒過幾天,鄉紀委的小范書記來我們組挨家挨戶地走訪了解情況,我們一股腦兒把憋了五年的話都倒出來,“這個問題拖了這么長時間,不是我們不講理,實在是擔心啊!”“交錢的時候,小組長拍著胸脯保證,錢是用來修擋墻,三個月內肯定開工。”
送走小范書記后,聽村長說,鄉紀委正在嚴肅查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后來鄉紀委幫我們查明了,我們交的8萬塊錢被小組長長期借給了一個包工頭作為周轉資金。紀委的同志說這叫“挪用集體資金”,要嚴肅處理。知道真相那會兒,我們幾個氣得直跺腳。
在紀委同志多方督促協調下,今年1月,好消息傳來了:錢追回來了!那一刻,我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2月份,擋墻開工的那天,我們全寨子的人都來了。工地上,男女老少都來幫忙,有的拌水泥,有的搬石頭,干得熱火朝天。
現在,這堵兩米多高的擋墻就矗立在寨子后面。下雨天,雨水順著擋墻的排水溝流走。我和老伴心里特別踏實,終于能安安穩穩地睡個整覺了。
雨過天晴,傍晚寨子里的婦女們在擋墻的空地上跳起了“樂作舞”,歡快的歌聲傳得老遠。
要我說啊,這堵墻擋住的不僅是山上的泥水,更是給我們老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聽說村里要搞香蕉合作社,大家的勁頭更足了。有了這堵“安心墻”,我們的致富路一定會越走越寬。(羅媛華 范紅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