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西橫斷山脈的蒼翠群山中,漾濞江蜿蜒流淌,滋養著107萬畝核桃林,孕育出“中國核桃之鄉”的金色名片。如今,核桃作為覆蓋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縣95%農戶的支柱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一抹亮色。
近年來,漾濞縣紀委監委聚焦核桃這一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通過全鏈條監督、蹲點調研、聯動協作等舉措精準發力,推動核桃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助力核桃產業煥發新生,讓核桃真正成為百姓增收的“致富果”。
“以前核桃樹果子結得少,長得高還不好采收,管理管護也沒人教,都是憑經驗來。”漾濞縣富恒鄉富恒村村民李大爺說到的困境,也曾是縣內核桃產區普遍面臨的難題。
該縣紀委監委緊盯核桃產業發展中的短板難題,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詳細了解相關職能部門在政策執行、服務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情況,聚焦低效林改造、技術培訓等關鍵環節精準發力。
縣紀委監委通過“室組地”聯動監督,主動靠前監督,推動縣林草局、縣農業農村局、縣人社局等職能部門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針對群眾需求開展降冠整形、病蟲害防治等實操培訓。依托核桃低效林改造項目,推進核桃提質增效及示范創建。目前,已完成核桃低效林改造3萬畝、漾濞核桃高產示范基地建設1.5萬畝。
“項目實施完成后,可以實現核桃產量增加20%以上,核桃優果率進一步提高,核桃生產采收成本進一步降低。”縣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數據顯示,通過低效林改造,漾濞大泡核桃畝產干果達200.4公斤,平均畝產增產57.16%,采收時間縮短50%。
為助力農戶增收,漾濞縣創新開展核桃價格指數保險試點工作,政府補貼80%保費、農戶自費20%,惠及全縣95%的核桃種植戶。在此過程中,縣紀委監委以精準監督推動惠民政策落地,保障農戶穩定增收。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全縣完成核桃投保面積30682畝、投保農戶1492戶,投保金額137.5萬元,助力投保農戶增收約150萬元,真正實現了提高產量、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的產業目標。
為提升監督質效,該縣紀委監委還通過“下沉式”監督推動職能部門解決企業堵點問題,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監督格局,將監督觸角延伸至產業全鏈條,聚焦政策落實、營商環境、風險防控等重點領域強化監督,助推全縣核桃“一縣一業”示范創建,對政策執行不力、監管缺失、服務不到位以及破壞市場秩序、優親厚友等問題嚴肅追責問責。
此外,漾濞縣還通過舉辦“云南·大理漾濞核桃節”、冠名“漾濞核桃號”高鐵列車等系列活動,進一步打造品牌營銷陣地、拓寬核桃銷售渠道。依托縣域核桃林、核桃古樹等自然資源,積極探索“核桃產業+特色生態旅游+鄉村振興”發展模式,推動核桃產業發展轉型升級。(李靖晗 張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