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走進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漠沙鎮曼勒社區高標準農田,放眼望去,阡陌縱橫、田疇整齊,伴隨著轟鳴聲,無人機在稻田上實施病蟲害防治飛防作業。
“高標準農田項目建成后,原本零散的田被改造為連片平整的大塊農田。這種‘小田并大田’的模式顯著提升了農田‘機械化’水平,解決了傳統耕地零散、機械化效率低的問題,有效降低了糧食生產成本,也提升了社區農戶的收入……”在新平縣漠沙鎮高標準農田飛防作業現場,曼勒社區黨總支書記向前來了解情況的鎮紀委的工作人員介紹道。
近年來,新平縣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自2011年以來,共計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39個,建設面積28.97萬畝,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守住耕地保護紅線,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離不開縣紀委監委的保駕護航。新平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聚焦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強有力的監督推動“糧田”變“良田”。
“項目建設中有沒有什么問題?工程質量如何?相關職能部門的服務是否到位、工作作風是否良好、群眾意見大不大?”該縣紀委監委以“室組地”聯動“全鏈條”跟進模式,組織縣鄉紀檢監察干部通過“聽、查、看、訪”等方式深入職能部門、田間地頭、群眾身邊。針對項目涉及面廣、資金量大、風險點多的特點,緊盯項目立項審批、資金使用、工程建設招投標、質量驗收管理、安全生產、群眾評價等關鍵環節,深入查找、著力發現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可能存在的淤點、堵點,并積極推動問題整改,督促完善制度建設和管理漏洞,推動及時撥付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資金、跟進保障項目建設進度,確保項目按時完工投產等,保障農民的切身利益。
該縣紀委監委變“單兵作戰”為“協同作戰”,加強與縣農業農村、自然資源、財政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聯合督查等工作機制,形成監督合力。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議,通報監督檢查情況,共同分析研究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商討解決措施,對發現的問題線索快查快辦、嚴肅處置。
“高標準農田建成后,管理是否跟上、運行是否正常?”為避免重建輕管、“投入大產出小”,該縣紀委監委注重健全長效監督機制,推動形成“建、管、護”一體化的工作格局,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壓緊壓實“規劃——建設——管護”全周期責任,定期對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進行“回頭看”,全面察看農田基礎設施是否完好、灌溉排水系統是否暢通、土地是否得到合理利用等情況。對發現的管護不到位等問題,及時督促相關單位進行整改,并將整改情況納入考核評價體系。此外,通過開展政策宣傳和教育培訓,提高農民對高標準農田管護的認識,引導農民積極自覺參與農田管護工作,共同守護來之不易的“良田”,確保高標準農田建好一畝、管好一畝、見效一畝、廉潔一畝。
在監督護航下,如今,一片片高標準農田不僅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土地產出效益,還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雷春 藺冰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