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瀘水市迎汛出“紀” 筑牢防汛堤壩

發布時間:2025-06-16 11:13:43   來源:怒江州紀委監委

“真沒想到下這么大的雨還能那么快就來電。”日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稱桿鄉自把村村民李大姐看著家中重新亮起的燈,對前來回訪的稱桿鄉紀委工作人員感激地說道。

此前,稱桿鄉紀委在防汛監督檢查中發現強降雨導致自把村5個村小組電力中斷,便第一時間啟動“監督+協調”聯動機制,積極協調市供電局開展變壓器搶修工作,并全程跟進搶修進度。經過三天連續作業,自把村5個村小組已全部恢復通電。

連日來,瀘水市因持續強降雨引發山洪、泥石流、滑坡、滾石等地質災害,各鄉鎮(街道)的鄉村公路均出現不同程度損毀。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瀘水市紀委監委聞“汛”而動,前移防汛備汛監督關口,聚焦防汛工作部署、物資儲備調度、風險隱患排查、汛期值班值守、避險轉移等關鍵環節,開展全鏈條“嵌入式”監督,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壓緊壓實防汛救災主體責任,以強有力監督筑牢防汛堤壩。

為確保防汛備汛工作落到實處,該市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派駐紀檢監察組的“探頭”作用,聚焦水利、應急、氣象等關鍵職能部門,通過工作提示、談話提醒、專項監督等方式推動建立“隱患發現——整改督辦——閉環銷號”全流程管理鏈條,對風險隱患排查不細、整改不力等問題嚴肅追責問責,倒逼職能部門擰緊責任“螺絲”,確保防汛工作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截至目前,共發出工作提醒函2份,約談領導班子5人,發現問題1個。

與此同時,該市紀委監委還統籌派駐紀檢監察組與鄉鎮(街道)紀(工)委監督力量,強化“室組地”聯動,依托“網格化”監督體系,對全市轄區內風險區域開展排查,通過實地走訪、隨機抽查等方式督促村(社區)干部嚴守值班值守紀律,對防汛風險隱患早發現、早處置,以有力監督確保防汛工作無遺漏、無死角。

“后山已經出現滑坡跡象,隨時都有可能坍塌,必須馬上轉移!”魯掌鎮紀委在接到地質災害風險提示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與黨員干部組成“應急轉移專班”,將古炭河、滴水河兩個小組219戶789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截至目前,全市依托“1262”預警機制成功避險稱桿鄉赤耐乃村“5·31”和魯掌鎮三河村“6·01”兩起山洪災害,安全守護867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雨情就是號角,汛情就是命令。”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強化監督檢查力度,緊盯防汛工作各個環節,對履職不力、推諉扯皮等問題嚴肅追責問責,以“監督常在”推動“責任常嚴”,切實筑牢防汛安全堤壩。(和文婭 和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