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群眾過上“牛”日子

發布時間:2025-06-16 14:54:26   來源:昆明市紀委監委

晨光熹微,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羊街鎮牛市活畜交易市場已經熱鬧起來,遠遠地就能聽到此起彼伏的牛叫聲。

在位于市場另一邊的云南海潮集團聽牧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內,一頭頭肉牛切割后被加工成牛排、肥牛卷、牛肉粒、牛肉串等,當天即通過冷鏈運輸到昆明市的大型超市。

尋甸縣是國家級畜牧大縣和牛羊重點基地縣,肉牛產業是全縣重要支柱產業。2024年,實現肉牛存欄22.51萬頭,出欄14.01萬頭,牛肉產量2.24萬噸,農業產值20.3億元。

尋甸縣緊緊把握“一縣一業”的發展契機,將特色產業發展作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重要路徑。縣紀委監委把監督產業發展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緊盯政策落實、扶持資金、項目實施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通過開展“室組地”聯動監督,為肉牛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老范,快去老劉家,縣農業農村局的技術骨干來開展養殖技術培訓,還可以提供優質凍精、品種改良等服務。”駐縣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聯合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來到羊街鎮清水溝村委會小黃坡村,為該村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

此前,該縣紀檢監察干部在走訪中了解到,許多養殖戶缺乏養殖經驗和技術,疫病防治不足,導致養殖成本和風險增加。針對這一情況,駐縣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邀請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現場“把脈問診”,從養殖品種、喂養技術等方面開展精準培訓,解決養殖技術上的難題。

小黃坡村共有45戶農戶養殖肉牛,在政府部門政策、技術、資金支持下,肉牛產業發展較好,小黃坡村成為肉牛示范村。但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新的問題——小黃坡村的養牛場因缺乏排污處理設施,廢水隨意排放對水源、土壤和空氣造成污染。羊街鎮紀委及時向鎮黨委報告,協調爭取到98萬元用于環境整治,建造排污設施,規范牲畜的圈養、放養區域,創建綠色生態環保的養殖模式。

“肉牛產業越來越完善了,我們只管把牛養好,飼草、交易、運輸都不用操心,到市場上交易快,收入也好。”小黃坡村村民對于肉牛產業“一條龍”服務十分滿意。

清新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在水草豐美的優質牧場,尋甸縣實現了從飼草種植、肉牛養殖到牛肉產品有機全覆蓋,正全力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肉牛“綠色食品牌”。

為進一步完善肉牛產業發展,該縣紀委監委緊盯收貯優質青貯飼料獎補資金申報與發放、大牲畜交易市場建設與使用等開展監督。2024年,尋甸縣肉牛交易量達40萬頭,交易額達70億元;累計收貯優質青貯飼料3.62萬噸,申請獎補資金217萬余元。

尋甸縣紀委監委結合優化營商環境“暖心行動”,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助力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對破壞營商環境、阻礙產業生產經營等違規違紀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如今,尋甸縣有4萬余戶農戶從事肉牛養殖及飼草種植,創建了“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共贏機制,通過土地流轉、帶動用工、種養合作等模式,帶動7萬余戶農戶持續增收,群眾過上了“牛”日子。(何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