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朵朵紅花映紅“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5-06-16 17:39:01   來源:大理州紀委監委

眼下,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數萬畝紅花田迎來了豐收季。走進南澗縣樂秋鄉東升村委會紅光村,成片的紅花映入眼簾,一朵朵鮮艷的紅花在暖陽下隨風搖曳,村民穿梭在花海中,不停地忙著采摘,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南澗紅花種植歷史較久,是云南省紅花種植面積最大的縣,也是云南省紅花交易的重要集散地。近年來,南澗縣立足無量山高山、凈土和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紅花種植產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產業振興之路。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南澗縣紀檢監察機關把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作為政治監督的重點內容,緊盯特色產業項目實施、資金管理、惠農政策落實等關鍵環節,通過查閱資料、聽取匯報、走訪了解等方式,強化對產業發展的各方面、各環節進行全鏈條監督,為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今年紅花產量怎么樣?大概能有多少收入?”該縣紀檢監察干部深入田間地頭、群眾家中走訪了解紅花種植和銷售情況,收集群眾在紅花產銷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壓緊壓實相關職能部門責任,打通紅花種植產業發展“中梗阻”。

“種紅花比種麥子強多了,一畝地要多收入好幾百元呢,我們村百分之八十的村民都種了紅花。”樂秋鄉東升村委會紅光村的村民向前來走訪的紀檢監察干部說道,“我家紅花和豌豆一起套種,豌豆收完剛好紅花開,一塊地有雙份收入。”

特色產業發展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南澗縣紀委監委發揮派駐紀檢監察組和鄉鎮紀委“貼身監督”優勢,強化對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在產業扶持資金、技術服務、產品銷售等關鍵環節責任落實情況的常態化監督,打好監督“主動仗”,助力紅花產業提質增效。

在該縣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推動下,南澗縣積極與云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了“云南省南澗無量山紅花研究中心”和“胡學禮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開展了一系列科研項目,從眾多紅花品種中篩選出最適宜本地氣候、土壤條件的品種,提高了紅花的產量和品質,也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了。

據悉,2025年全縣紅花種植面積突破6萬畝,預計產量1500噸、綜合產值2億元以上,將帶動超過2.6萬戶農戶每戶年均增收超3000元。(者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