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紅河州以貼身監督助力群眾“家門口”就業

發布時間:2025-06-19 21:14:20   來源:云南省紀委省監委網站 紅河州紀委監委

“在這找工作方便嗎?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現在不是愁沒活干,就看你愿不愿意干。”夏日清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紀委監委駐市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一行三人,早早來到人聲鼎沸的“零工驛站”,走訪了解群眾“家門口”就業情況。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聚焦民生關切,紅河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就業政策落實、就業服務保障、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等納入日常監督清單,強化督導調研、開展“嵌入式”監督,壓緊壓實職能部門責任,推動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落實見效,將民生保障網越織越密。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群眾關心的熱點,也是監督的重點。”紅河州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要負責人介紹,全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把“穩就業、保民生”作為監督關鍵和日常監督的重要內容,主動作為、靠前監督,持續推動就業工作實現新發展、新突破,助力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以前在外打工,老人孩子生病都趕不回來,現在下樓就能上班,一個月到手4000多元,還能照顧家庭!”在開遠市昭余珠寶飾品有限公司務工的李娜,眼里是滿滿的幸福。在紅河州,這樣的場景正從“稀罕事”變成“尋常景”。

此前,開遠市紀委監委在日常監督走訪中了解到,部分群眾因照顧家庭、年齡偏大等原因,難以外出尋求穩定工作,就地就近就業需求迫切。隨即將這一問題反饋至人社部門,督促該部門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群眾“家門口”就業難題。

在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推動下,開遠市通過“招小商”引企業,推行“政府+企業+村(社區)”模式,建成以箱包制作、飾品加工、服裝生產等為主的13個“零工驛站”,共吸納1000余人就地就近就業,年人均增收2萬元。

針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就業困難人員年齡偏大、就業技能不足、招聘信息了解渠道少等問題,屏邊苗族自治縣發揮派駐紀檢監察機構“貼身監督”優勢,緊盯招工、就業“兩頭難”問題,聚焦信息摸排、崗位開發、政策宣傳、技能培訓等關鍵環節,深入重點用工企業和鄉鎮實地走訪調研,準確掌握穩崗就業各項惠民政策落實情況。建水縣通過現場督辦、談話提醒等方式督促人社、工會等部門落實落細就業幫扶政策,做好“送工進企業”“一站式”就業服務、“零工驛站”等服務保障工作,以精準監督助力穩就業、保用工、促發展。瀘西縣制訂實施公共就業服務舉措30條,打造集“云招聘”“云指導”“云培訓”于一體的就業“云服務”體系,助力企業減負,穩定人員就業。

“群眾最需要什么,最關心什么,就要推動解決什么。”紅河州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持續圍繞民生領域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一件件、一樁樁民生實事辦好,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不斷提升邊疆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蘇建勇 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