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臘:“一周一講”搭平臺淬煉硬核內功

發布時間:2025-01-23 09:47:12   來源:西雙版納州紀委監委

2024年以來,勐臘縣紀委監委以黨紀學習教育為契機,建立“一周一講”輪講制度,選準“小切口”,通過以上帶下、上下聯動的方式,搭建“專家講堂”“領導課堂”“干部學堂”等平臺,多維度強化對紀檢監察干部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和專業訓練,激勵干部迸發出向上向好新動能。近一年來,單位榮獲“模范機關標兵單位”“紀檢監察信息先進集體”等 7 項集體榮譽,紀檢監察干部受到省、州、縣級各類表彰 46 人次。

打造實戰實訓“練兵場”。針對不同對象、不同需求,“一周一講”以“實”的內容、“活”的方式豐富學習載體,通過專題輔導、情景模擬、案例教學、分組研討、經驗交流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以“小切口”推動實戰大練兵。班子成員輪流作專題輔導,黨支部書記講授紀律黨課,開展黨章、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專題學習研討,舉辦專題讀書班,創作編排廉政教育情景劇、快板說廉,網上參觀云南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編印縣域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讀本,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把紀律教育搬進庭審現場等活動,在一線實戰中“練兵礪刃”,淬煉紀檢監察業務精兵。

打造能力提升“加油站”。把監督執紀、審查調查一線實際問題和疑難復雜問題轉變為“一周一講”課題,靶向發力,強化短精特業務培訓,讓紀檢監察業務的行家里手從“幕后”走上“臺前”,同時安排外出培訓的干部上講臺展示學習成果、分享所學所獲,做到“一人學習、全委獲益”。先后邀請縣委黨校老師、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講授黨的最新理論、介紹縣域經濟發展形勢、傳授依法行政知識,打造具有鮮明紀檢監察特色的學習“加油站”和“充電樁”。

打造作風轉變“新課堂”。堅持“教干部、干部教”的實用導向,將“一周一講”融入“月總結、季度復盤”工作機制,把課堂和業務實踐相結合,通過各部室組、鄉(鎮)紀委匯報工作,班子成員點評的方式壓緊壓實責任,運用“問題式”“啟發式”“互動式”方法,既解工作扣子、又指工作路子,切實將“一周一講”打造成為全體干部轉作風提效能的“新課堂”。

起好入職“第一步”。針對紀檢監察干部“新兵”較多、專業知識不足的問題,“一周一講”搭平臺,量身定制入職培訓方案,開展以發放一套監督執紀執法常用法規書籍、開展一次崗前教育、進行一次入職談話、舉辦一期入職培訓、開展一堂警示教育、提供一次知識測試為主要內容的系統培訓,幫助新入職干部起好步、開好局、履好職、盡好責,為紀檢監察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推行“訂單式”培訓。為推進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以需定供”科學謀劃“一周一講”培訓課題,克服傳統“一刀切”“填鴨式”培訓局限,重點圍繞新修訂的《條例》、內部管理制度、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紀檢監察實務進行專題輔導授課,確保按需施教、精準施訓、提質增效。2024 年以來共舉辦各類培訓 17 批次 614 人次。

抓好“結對式”幫帶。采取“集中訓 + 導師帶 + 實崗練”方式打造年輕紀檢監察干部“提升鏈”,對新入職的紀檢監察干部實行“青藍工程”雙導師傳幫帶機制,聘任 3 名成長導師、19 名業務導師,13 對青藍師徒簽約結對,以雙師共育、“三帶一”的方式優化年輕干部成長路徑和模式。針對學員短板弱項,導師量身定制學習課程,加設“領學課堂”,既開展“干貨”十足的集中學習,又因人制宜對學習內容進行定制,促進年輕干部補齊知識短板,練就成長內功。

“以考驗學”修學儲能。實行“周學月測”驗成果,以“周講”提能力,以“月測”驗成效,堅持人員零遺漏、知識零界限,重點對紀檢監察應知應會知識運用、違紀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事實證據、定性處理等內容進行測試,開展“每月一測”和辨析式業務知識測試 11 次,現場釋義解析 3 場次,通過以比促學、以賽促練、以考促用,激發審查調查干部學業務、練技能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以案代訓”錘煉本領。用好一線監督檢查、審查調查這個實踐課堂,把辦案一線變成紀法銜接的“學習課堂”。分批安排新進干部到監督執紀執法等崗位,建立片區“1+1+N”掛聯片區協作工作機制,強化“室組地”協作聯動,堅持以案代訓,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牽頭加強片區集中學習,縣紀委監委各紀檢監察室主任對線索研判、談話技巧、措施運用、辦案程序、報告撰寫等手把手傳授、面對面解惑,通過共同分析研判,化解難題,在實戰中提高執紀審查能力。

“業務實操”選樹典型。建立紀檢監察干部學習培訓考核評價機制,充分發揮典型選樹示范引領作用,評選“優秀部室”,開展“學習標兵”“監督標兵”“辦案標兵”“青年先鋒標兵”等選樹活動,推動紀檢監察干部學有榜樣、做有標尺、干有方向。(李梅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