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監察干部不具備天然的‘免疫力’,行使權力、自我監督約束必須慎之又慎、嚴之又嚴,確保經得起磨礪、頂得住壓力、打得了硬仗。”日前,宣威市紀委監委召開新春“第一會”,上好開局“第一課”,對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作出安排部署。
近年來,宣威市紀委監委把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工程,從搭建學習平臺、促進隊伍融合、加強互幫互助等方面著手,持續加強紀檢監察干部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專業訓練和實踐鍛煉,著力鍛造政治過硬、紀律過硬、本領過硬的干部隊伍,推動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再上新臺階。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該市紀委監委領導班子切實發揮“頭雁群”效應,深化落實“第一議題”制度,通過深入開展理論學習、交流研討、一線調研,帶動全體干部筑牢政治忠誠、砥礪理想信念,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聚焦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政治巡察等核心業務,靈活運用清風開講、業務測試、復盤講評等方式,“精準滴灌”開展學習培訓,提高“充電”賦能針對性、專業性。去年以來,共組織開展監督檢查、信訪辦理、審查調查、宣傳信息等綜合業務培訓16期,全力打造“能說、會寫、善監督、能辦案”的復合型紀檢監察干部。
同時,結合干部專業特長、工作經歷和性格特點,通過個人報名、干部和組織推薦等方式,推選政治思想可靠、理論功底扎實、專業本領過硬的39名業務骨干組建“導師庫”,按照“老帶新”“精帶疏”“強帶弱”“一幫多”的方式開展“青藍同心 薪火相傳”結對幫帶活動,業務骨干手把手教、面對面講,傳經驗、幫業務、帶作風,促進幫帶“學員”尤其是年輕紀檢監察干部盡快適應崗位、勝任工作,提升全員凝聚力和戰斗力。
該市聚焦鄉鎮(街道)監督力量薄弱的問題,推動29個鄉鎮(街道)全部配備專職紀(工)委副書記,部分鄉鎮(街道)配備專職紀委委員,逐步實現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專職化。深化運用“室組地”聯動監督模式,以12個派駐紀檢監察組為主,將29個鄉鎮(街道)劃分為14個片區,整合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街道)紀(工)委資源力量,組建機動監督單元,資源共享、力量共用,創新監督方式,提升監督質效。以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為主導,強化“1+9+1+6”監督體系建設,與財政、審計等監督貫通融合,打好“日常監督+專項監督+機動監督”組合拳,緊盯鄉村振興、糧食安全、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等“國之大者”開展政治監督,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見效。
“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宣威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將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扎實開展好“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年”行動,在純潔思想、純潔組織上持續發力,不斷提高干部隊伍能力素養,提升監督執紀執法質效,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符金娥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