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以作風建設之筆繪就發展新篇

發布時間:2025-02-27 09:15:20   來源:普洱市紀委監委

近年來,領導干部隊伍的作風建設、能力建設越來越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關注,成為膾炙人口的話題。不久前,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云南省推進作風革命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的若干規定》,進一步說明加強作風建設不僅是提升政府效能、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更是增進民生福祉、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面對新形勢、新局面,普洱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把作風建設作為監督執紀的一個重點,從抓實日常監督入手,聚焦突出問題精準發力、靶向施治,采取明察暗訪、專項檢查、隨機抽查等方式,常態化整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以及文山會海、弄虛作假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深挖徹查“四風”頑疾,持續加固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堤壩,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持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作風建設既是攻堅戰,也是攻心戰、持久戰,監督執紀是作風建設的有力武器,不僅要‘破’,更要‘立’。”該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說道,在監督執紀的實踐中,既要做到精準發力,對于那些頂風違紀、屢教不改的行為,必須以零容忍的態度嚴肅查處,形成強大的震懾效應,也要以問題為導向,針對監督中發現的作風問題漏洞,及時完善制度建設。

“迎來送往少了,飯局應酬少了。同志關系更加清爽,黨員、干部聯系群眾更加密切、服務群眾更加用心……”

這是思茅區紀委監委強化紀律監督,嚴抓作風建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近年來,思茅區先后開展“嚴紀律、正作風、強擔當、提效能”專項整治行動、“干部能力提升年”行動等,全區廣大黨員領導干部作風得到明顯好轉、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更加飽滿。

“當前,區委正全面開展‘抓作風、促落實、見成效’專項整治工作,以宣誓出征的魄力,下大力氣對全區黨員干部的作風突出問題集中開展一次徹底的大排查、大整治。”思茅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為契機,切實推動干部作風大轉變、機關效能大提升、發展環境大改善。

走進鎮沅縣者東鎮學堂村村委會,映入眼簾的是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4塊標識標牌。

“以前,村委會內外墻上掛著各類牌子20多塊,工作疲于應對,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為群眾辦事。”村書記向前來監督檢查的紀檢監察干部感慨道。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決不能被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束縛手腳。鎮沅縣紀委監委整治基層組織“濫掛牌”行動,是該市紀檢監察機關以精準監督護航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實踐舉措之一。

圍繞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促進基層減負增效,2024年,市本級發文同比下降24.43%,召開會議同比下降16.85%。市對縣(區)和部門考核指標精減14項、減幅達28%,撤銷市級議事協調機構318個,清理拆除村級牌匾和證明事項1.9萬余塊、72項,解除微信工作群1230個,清退規范借調基層人員118人。

“統一食宿、統一管理,非常方便!”近日,寧洱縣兩會召開,參會代表、委員們會議用餐統一安排在某酒店協助用餐點。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聚焦公務接待工作中的管理漏洞、制度空隙、監督缺位等問題,寧洱縣紀委監委督促推動有關職能部門修訂完善公務接待、協助用餐、差旅費報銷等方案細則,利用現有食堂或接待點協助用餐點,積極探索推進“公務食堂”建設,進一步規范公務用餐,堅決破除違規吃喝的“局”。

常態長效糾治享樂主義、奢靡之風,讓過緊日子成為習慣是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一以貫之的堅守。通過開展違規吃喝、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問題專項整治,過去一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發現相關問題240個,以點促面全面整改。共繳住宿、交通、伙食費2000余人次17余萬元,批評教育114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9人,通報曝光典型案例51人,推動健全完善公務接待、“三公”經費管理等相關配套制度305個。

基層干部工作作風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墨江縣紀委監委從抓“小作風”、盯“小切口”、見“小成效”入手,建立“紀委+人大+政協”聯合監督機制,把各鄉鎮、各部門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情況與清廉普洱建設行動有機融合起來,找準問題、精準監督、傳導壓力,推動作風革命效能革命走深走實。

“瀾滄縣委教育工委原書記、縣教育體育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楊彬違規收受禮品,借操辦喪事違規收受禮金問題……”

節點就是考點,年關即是廉關,越是節假日等重要節點,糾“四風”越是一刻不能放松。瀾滄縣紀委監委緊盯重點領域、重要節點和關鍵環節,采取明察暗訪、專項檢查、隨機抽查等方式,深挖徹查違規收受禮品禮金、違規發放津補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隨意脫崗、違規操辦婚喪喜慶等突出問題,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去年以來,共開展“四風”問題監督檢查15輪次,立案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1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9人。

家風是砥礪品行的“磨刀石”,更是抵御貪腐的“防火墻”,家風正才能作風正、律己嚴、行得正。江城縣紀委監委將家風建設和廉潔文化建設相結合,多點發力、常態長效開展廉潔家風教育,推動廉潔家風文化融入黨員干部日常生活,促使黨員干部以好家風涵養好作風。

“作風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永遠在路上。”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堅韌和執著,推動作風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普洱實踐提供堅實的作風保障。(郭春祥 || 責任編輯 田源)